4月16日,【Co-lab】合作实验室计划正式启动。这是一个关注多利益相关方合作、并希望以协作促进合作成效提升的计划。我们将联合并支持一群协作实践者,为发起或推动多方合作的组织开展对话或共创工作坊的设计与带领,让合作在酝酿、开启、发展、转型等阶段获得良好的助力。
这是善导在协作技术应用上的又一个新的行动,期待值拉满!无论你是正在寻求多利益相关方合作技术支持的伙伴机构,还是希望参与到这个计划的合作协作者,都快来联系我们吧!
敬请关注:让合作更容易!Co-Lab 合作实验室诚邀您的合作!
组织/跨组织合作服务
用协作的方式,为组织解决问题。在4月,善导一共为3家组织/机构团队提供了相关协作服务,分别有:
图片说明:友成基金会•参与式决策工作坊现场。协作者陈志君(大头)带领现场学习和设计参与式决策,促进成员们相互连接,相互支持,引导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达成有效决策,凝聚共识。
图片说明:可持续滨海社区区域公益合作论坛经验交流会现场。该论坛由海南智渔主办,协作者洪图(Heaven)带领不同国家的参会组织就共同关注的话题开展了深入的对话交流。
对话实验室•空中加油站
对话实验室尝试整理和萃取出当晚的讨论要点,收集了一些在协同网络的初步建设时,由不同行动者提出的值得思考的好问题,和值得分享的真经验和真收获,供所有关注「合作」的行动者们一起思考、学习和交流。
延伸阅读:《在启动合作前,我们如何准备得更好?》
善导直播
4月期间,善导直播间迎来多位重磅嘉宾,和大家一起通过视频号直播的方式开展了4场主题性对话和对谈,目前总观看次数超3100,感兴趣的伙伴可识别相应的直播活动海报二维码或移步善导视频号进行回放观看哦!
善导公开课
4月,按照善导2024年度协作课表计划,我们顺利开展了两场公开课活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4位学习伙伴,分别在上海和广州完成了公开课的学习。
图片说明:上海参与式学习工作坊大合照。在四天的时间里,体验共创学习,学习成为一名协作者,支持人的成长。协作者:Heaven、谭丽;助教:程程。
图片说明:剧场游戏进阶工作坊现场图。大家一起体验并探讨以剧场游戏为核心的议题教育方式,进行了不同的设计讨论和应用实践。协作者:欧怡雯;助教:健健。
这次学到了很多系统性的知识,并且是可以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入了解并应用的。协作者们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场域,很清晰的指令并且很自由的氛围。协作者是能尊重理解、倾听并和大家一起探索,而不是给出既定的答案。
——参与式学习工作坊学员伙伴:关爱
协作者团队成员非常nice,非常professional。过程中,协作者有引导,但是不过多干预;不控制参与者,但可以控场;对所带领内容,有认知和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与式学习工作坊学员伙伴:姜莎莎
在参加课程的时候,可以先把自己的前置经验放一放,专注参与、进入老师带领的游戏和讨论,然后就可以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初阶的知识点和高阶的要点融会贯通。很神奇的体验,在几乎感觉不到刻意设计的流程和环节里,很多学习要点不是通过结构性的授课,而是自然地流淌进身体里面。而且这样的课程结束之后,一方面觉得收获满满,另一方面会看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修炼的部分,有满足预期的所得,但又不会让自己自满到停下前进的脚步,这大概就是很棒的课程能够带来的吧!
——剧场游戏进阶工作坊学员伙伴:烈烈
整体体验很棒,与我以往参加的工作坊不同的是看到了更多协作的元素,以及对每个人状态、需求和问题的看到。也带着满满的收获结束了工作坊,很满足。
——剧场游戏进阶工作坊学员伙伴:晓如
需要有协作基础、基础课的准备再来上进阶课,有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怡雯老师教的方法,术的层面无可挑剔,而且她本身就是being的存在、本身就是“道”的体现,这点让这门课更值得上!
——剧场游戏进阶工作坊学员伙伴:林田
对游戏和戏剧我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它们来源于生活也能服务于生活。我也对自己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加坚定慢即是快,小即是大,临在、回到自己,互相提问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剧场游戏进阶工作坊学员伙伴:蔡芳梅
内部学习
1.一公斤盒子分享&交流活动
4月8日,一场精彩的分享&交流活动在善导办公室展开。分享者小皮是来自一公斤盒子的产品设计师。一公斤盒子是国内知名的教育公益机构,专注于乡村教育创新设计,为乡村孩子提供多元教学工具和项目陪伴。
在分享中,小皮结合一公斤盒子的设计案例及经验,和善导同事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干货满满,同时还为善导未来的产品设计提供了很多实用有趣的建议。
2.Design Eye 设计之眼内部学习
“Design Eye 设计之眼”是一个基于客户需求进行访谈的方法,是一个对于理解复杂情况、设计复杂性的协作流程非常有用的工具。
为了增强善导组织业务部门同事的业务能力,在总干事陈志君(大头)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Design Eye 设计之眼”的内部学习,学习使用设计之眼创造和客户及服务群体的深入交流,探寻客户及服务群体的真实需求。
3.《顺势合作》读书会
4月15日,由战略发展部发起的“合作书单”读书会开始了第一本共读书目《顺势合作》。伙伴们在共读结束后,把成果转化成了“合作书单推荐”系列推文和图文海报,第一篇已首发在了“协作者后花园”微信公众号啦,诚邀更多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共学共读!
伙伴小金结束实习~
4月30日,小金(前排右一)正式结束在善导为期半年的实习,即将开启新的学习之旅。谢谢小金的贡献,未来一起加油呀!
小金寄语:“感谢和大家相遇开启神奇的旅程,在每位同事身上都看见了不一样的亮光,也在不同的工作坊过程中被各种触动!在善导也是我毕业以来唯一一段月经规律的工作!缘分一线牵,未来再相见。”
-End-
善导近期招募
重建与自我、ta人、和世界的连接,滋养内在之力,产生更有力量的行动,这是一个为行动者充电的工作坊:深度生态学 · 超越小我的行动者进修营
走出对与错的二元对立,理解「我们」,洞察整体,学习对话的能力,撬动个人和集体的改变:线上对话力工作坊
让合作更容易!Co-Lab 合作实验室诚邀您的合作!如果您关注多利益相关方合作、并希望以协作促进合作成效提升,赶紧联系我们吧!
欢迎对协作感兴趣的新朋友添加客服展展
扫码加入善导协作交流群或咨询合作
善导是一家为公益组织、公益行动者提供参与式培训、会议协作、团体成长及课程开发服务的专业支持型机构。我们研究、运用及推广以协作技术为主的参与式手法,促进个人的转化、团体的培力及社会的前进。
——支持我们——
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24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如果您正在找寻跨越
对话中的挑战与困难的方法
我们邀请您一起了解对话力工作坊
学习对话的能力,撬动个人和集体的改变
注释:“对话”(Dialogue)一词来自希腊语,可以拆解为“dia”和“logos”。Dia:意思为“通过”,Logos 的意思则为聚集在一起,表明自然世界事物之间的本质(意义)。对话,意味着“意义的通过”或“意义的流动”,让不同人的意义穿过彼此。充满着诗意的表达,恰恰是人们对一段有流动、相互滋养的对话质感的追求。
为什么需要对话?
这个世界不止有一个真实的答案,问题之所以棘手是因为它具有复杂的社会性/动态性/生成性,我们需要透过对话去看见真实的世界,看到并有机会打破自己的假设,让自己有一个更开放的内在系统:与不同的声音共处。
而对话可以让我们有能力走进自己、走进ta人及洞察整体;促使人们理解彼此、包容差异、形成集体智慧;培养个人深度聆听、积极探询的行动者素养;在更大的系统上建立尊重、包容、参与的文化。
2024年善导对话力工作坊现正式开启招募!
在这里你可以:发展更有觉察的对话的意识、探讨对话的价值、经历不同的对话练习、从而成为更有对话能力的行动者/协作者。
延伸阅读:《探索对话的力量,成为一名对话带领者/推动者|对话力工作坊回顾》
时间
2024年5月31日(周五)、6月2日(周日)
每天上午9:30-12:30,下午2:00-6:00
地点
线上会议室(具体指引将在开课前一周发送)
善导公开课退费规则:
1、工作坊开始两周前提出退费申请,可全额退款。
2、工作坊开始1~2周内提出退费申请,扣除缴纳费用的20%作为筹备成本。
3、工作坊开始1周内(含1周)提出退费申请,扣除缴纳费用的50%作为筹备成本。
4、除提出退款申请外,开课前可转让学习名额或参与同年度其他课程,但开课后不予退费。参与同年度其他课程时,若该课程价格与原课程有差价,按多不退少补原则。
5、由善导原因导致的课程取消,全额退费。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工作坊取消,扣除缴纳费用的10%作为筹备成本。
1、扫描二维码或“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
2、成功提交报名表后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联系工作人员
请备注:“5月线上对话力报名”
缴费成功,即完成报名
“对话力工作坊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过往的对话中的模式,比如害怕和回避冲突,害怕被拒绝等等,让我看到了明晰自己的主张还需要做到说出自己的假设。”
——晓桔
“这两天的工作坊让我对对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对话中要允许矛盾浮出来,去悬挂自己的假设,全身心投入去倾听去同理,真诚地去做出信息反馈。
在推论阶梯和左手栏练习的部分,让我意识到了在过往对话中我们通常会受到认知偏见的影响,悬挂假设让我们顺着梯子向下走,也许能看到更真实的客观事实,再次往上爬楼梯的时候,我们的行动也会更有效。
在结构式提问的学习里,让我收获了作为一个对话带领者/推动者,我们可以更高效更舒服地去设计问题,促进对话的发生,在一次次和小组伙伴之间的练习交流,让我对对话的发生有了感知,也更近一步认识了真诚的同伴们。”
——莉雅
“①悬挂假设,在往常的沟通学习里,会了解到如何同理如何倾听,如何探询背后的感受和需求,这次隐约看到了冰山下更深层的东西,看到了一个想法的形成路径,思考自己或对方背后的假设是怎么影响着对话,怎么样通过悬挂假设更好地推进对话。
②推论阶梯,同上,打开了思考的路径,梯子‘往上爬’是生成,‘往下爬’是回溯,什么时候怎么爬,爬自己的还是爬别人的,怎么运用推论阶梯更好地做选择做决策,都挺有趣挺值得摸索的。
③ORID结构式提问,虽然已经经历过好几次关于ORID的讲解共学,每次做题卡排序的时候都会有纠结的地方,在交流的过程中又会生发更多的理解,现在对于不同层级的问题,该怎么描述,怎么分层更清晰了。”
——林嘉
“才发现当我们说别人是一堵墙时,自己也常常变成一堵墙。想打破墙,首先自己不要做一堵墙,勇于做那个发起对话的人。
这次的工作坊还让我觉察到自己的逃避和攻击模式,要么躲开,要么对抗,却没想过用探询,好奇地去问问对方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下次我会提醒自己要注意这一点。”
——美红
“首先有非常温暖的学习伙伴;其次整体引导很顺畅,有非常多鼓励自我反思、自我觉察的部分,谭丽和Heaven引导得很顺滑,感觉充电;其中工具、框架让人感觉收获满满。”
——溪竹
我们向往实现公益社区中的互助互惠,非常想要参与本次工作坊但受限于学习经费的公益伙伴,可申请由善导月捐伙伴提供的奖学金支持。奖学金名额为2位,每位资助金额为500元/人,需承诺全程参与工作坊的学习。
申请流程
1.填写工作坊报名表,后续联系支付费用;
2.填写奖学金申请表,识别以下二维码即可;
3.等待工作人员审核及奖学金申请结果公示;
4.完成工作坊全部学习后将发放奖学金。
❤️
再次感谢善导月捐伙伴对全年奖学金的支持
-End-
欢迎对协作感兴趣的新朋友扫码添加客服展展
加入协作交流群或联系合作
善导是一家为公益组织、公益行动者提供参与式培训、会议协作、团体成长及课程开发服务的专业支持型机构。我们研究、运用及推广以协作技术为主的参与式手法,促进个人的转化、团体的培力及社会的前进。
——支持我们——
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24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延伸阅读
本次工作坊的两位授课导师龙珊和张玲燕为全球首批焦点讨论法认可指导师,已经通过“ ToP(参与的技术)焦点讨论法单一方法论指导师”的正式认证,具备该方法论版权课程及方法论指导的专业资质。
延伸阅读:《祝贺!善导协作者团队获全球首批焦点讨论法认可指导师资格》
时间
2024年6月22号(周六)
早上09:00-12:00
下午13:00-17:00
总共7个学时
地点
广州海珠区南珠南街1号706室善导办公室
南珠广场写字楼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南珠南街1号
特别说明:
1、公益正价及公益早鸟价专为就职或受薪于非营利组织的伙伴设置,有余力者可自选公开正价缴纳;正价及早鸟价适用于非公益从业伙伴。
2、已登记「有效提问-焦点讨论法工作坊」课程预报名优惠的伙伴,可享受一次减免200元的叠加优惠。
3、善导公开课过往学员或获过往学员推荐参与,报名期间均可享受正价/公益正价9折优惠。
4、工作坊预计招收学员16~24人,普通话教学,费用不含食宿,可开具发票。
善导公开课退费规则:
1、工作坊开始两周前提出退费申请,可全额退款。
2、工作坊开始1~2周内提出退费申请,扣除缴纳费用的20%作为筹备成本。
3、工作坊开始1周内(含1周)提出退费申请,扣除缴纳费用的50%作为筹备成本。
4、除提出退款申请外,开课前可转让学习名额或参与同年度其他课程,但开课后不予退费。参与同年度其他课程时,若该课程价格与原课程有差价,按多不退少补原则。
5、由善导原因导致的课程取消,全额退费。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工作坊取消,扣除缴纳费用的10%作为筹备成本。
6、上述退改说明,报名后视为默认同意。
1.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表填写
↓↓↓
2.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完成缴费事宜
若对课程有任何疑问,也欢迎随时咨询
↓↓↓
善导近期招募
重建与自我、ta人、和世界的连接,滋养内在之力,产生更有力量的行动,这是一个为行动者充电的工作坊:深度生态学 · 超越小我的行动者进修营
走出对与错的二元对立,理解「我们」,洞察整体,学习对话的能力,撬动个人和集体的改变:线上对话力工作坊
让合作更容易!Co-Lab 合作实验室诚邀您的合作!如果您关注多利益相关方合作、并希望以协作促进合作成效提升,赶紧联系我们吧!
欢迎对协作感兴趣的新朋友扫码添加客服展展
加入协作交流群或联系合作
善导是一家为公益组织、公益行动者提供参与式培训、会议协作、团体成长及课程开发服务的专业支持型机构。我们研究、运用及推广以协作技术为主的参与式手法,促进个人的转化、团体的培力及社会的前进。
——支持我们——
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24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前言:
Pracha Hutanuwatr 是来自泰国的协作者和作家,常年专注于对整全思考和社会发展领域,为亚洲及其他地区的社会发展工作者提供灵性发展的学习,同时融入生态学视角,发展参加者对社会经济和结构的意识,从而推动一个更扎根于本土文化和智慧的、更公正、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在过去,善导也有幸多次邀请到Pracha带领以赋权为目标的正念协作工作坊(TOT),工作坊注重探索和发展协作者的道法与心法,帮助了很多参加者更可持续地参与到发展工作中。
如今,Pracha已经离开我们一周年。本文作者周娅,以文字的方式追忆了Pracha与自己的过往。在她的回忆中,Pracha做人做事的风格对很多人都影响至深,他的一生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写照。她也说道,“在跟随Pracha学习的历程中,内在的火焰得到了更深远的滋养,即便身体困顿、乏力,也从不轻易否定自己。”
这几天Pracha经常会出现在脑海,看了下去年的记录,原来到今天,他离开我们已经有整一年。
去年追思会的时候,陈大头说,我们不用忙于去写小作文,而是可以更多的去想想我们每个人可以继续去做些什么,让Pracha的精神、信念以及梦想可以走得更远。
一年过去,自问几乎原地转圈,倍感惭愧。作为以pracha的学生为荣的我忽然觉得,哪怕用小作文去记录那些回忆点滴,不忘记,在这样的时刻也尤其重要。
第一次见到Pracha是在一个不太炎热的晚上,海珠区的一场讲座,老师一脸严肃,朴实的泰国衣着,从佛教角度分享他如何看待教育、青年人与全球化。完全就是一个崭新的话题,这次的讲座记录在《整全的教育教会我们如何照顾自己的生命:泰国绿色行动者談教育与社会改变》。
当时的我一定没想到,Pracha的这段话在今后的十年里,对我有如此重大的影响。他说:好的教育应该是“解放的教育”,让人感觉到自由,感觉到足够好,将人从权威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不安全感中解脱出来——中产阶级特别缺乏安全感,我们要想方设法把自己解放出来,告诉自己,我们已经足够好,拥有的足够多;无论我们拥有多少,我们也已经拥有得足够多了。
再一个是慎思明辨的意识(Conscientization,由巴西教育学家Paulo Freire提出)。教育应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身处何方,让我们有能力认清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结构,有能力分析社会的力量及其弱点。如果教育能带给我们这些,我们就会感觉赋权。换句话说,我们就会成为更能动的公民,照顾好我们的社会,照顾好我们自己,滋养自信与知足。
之后,Pracha在泰国开启了面向全球参与者的长期学习项目,结合多年来他在EDE(Ecovillage Design Education)教育方面的经验,推动关注范式转移(关注整全与可持续发展)的觉醒的领导力培训项目。这是一个让我大开眼界的项目,在我已经完成澳洲Robyn Francis 的PDC(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证书课程后,迫切希望了解其他生态设计与永续发展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没可能参加全程的学习,于是战战兢兢给项目组发去邮件,只报名其中一个module——经济学。没想到的是,我即刻收到了Pracha本人的邮件回复通知我报名成功。当第一天抵达学习现场,曼谷的一个生态社区时,Pracha正在图书馆认真备课,看着他我都不敢相信我真的来了,能有机会参与老师主持的学习项目。
从来都不是一个好学生,在Pracha这里,我得到了最大的包容。英文磕磕巴巴,不是问题;正念练习各种走神,不是问题;上课东倒西歪甚至倒头躺下就睡(没准真打过呼),不是问题......然后带回来厚厚的一本笔记,以及未来的可能——不得不说,之后因为继续关注生态村、佛教经济学、深度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才让我更决心前往英国Shumacher College(舒马赫学院)跟随曾参与全球第一个生态村与EDE网络课程的Jonathan Dawson学习Economics for Transition(转型经济)。
感恩在那样的时刻,有机会遇到各种同学交流彼此的研究和观察。感恩在避世的生态家园和附近村落,开启跟自然各种生动的连接。感恩得以近距离观察Pracha的工作,严肃的时候总是皱着眉头探讨最深的“isms”(各种主义);轻松的时候能跟我们玩最激烈的身体对抗游戏;放松的时候每天带领我们正念练习和身体扫描深度放松;不固执权威时,当他还想推动我们继续分组讨论,却被大家集体罢工也欣然接受。这位祖辈来自潮汕的曾经的僧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让我感受到最务实的理想主义。
去Pracha家串门,让我们有机会对生活中的Pracha有更多了解。竹篱、鸡舍、菜园、沙地,还有他自己设计的完全通透的书房,实实在在自己造了个在自然里的家。然后我们一同忧心忡忡地看着田野的那一头,新的开发项目正在进行。
Pracha客厅里挂着大大的《道德经》的中文书法,他最熟读的著作排第一的就是《道德经》,马克思爷爷排第二。Pracha中文有限,一如既往逮到中国人就要多问几句中文道德经的含义,这时候的我就犹如专业英语八级考试,搔头抓耳,硬着头皮给他翻译。
Pracha一直期待他的孩子能好好学会中文,甚至期待他的孩子能过来中国的华德福学校交流学习。有一次他要回国的时候,我特意给他孩子送了一本本土绘本《盘中餐》,有画作有诗歌有节气有民俗,他也会爱不释手。
最搞笑的是,Pracha太懂我们呀,在他家吃过午饭后,他就帮我们约了村里的大姐过来给我们马杀鸡,总之把我们照顾的舒舒服服。那天的Pracha最自豪的,是给我们显摆自己家里的鸡蛋、鸭蛋、鹅蛋,开心的像个小孩。
对于太多人来说,我们都受惠于他在正念协作方面的教导。每一次迈出脚步时,每一次戴上协作者的帽子时,每一次置身于烈焰中时,每一次练习爱与慈悲时,每一次寻找我们相互支持的拄杖时,每一次展开探索与冒险时,自然在微笑。
Pracha玩游戏的时候很疯,年轻人也未必是他的对手,但Pracha严肃并push我们去试炼的时刻,不容反对。Pracha会无私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数十年来社会动荡的思考与教训,但Pracha也会温柔的在烛光中加入我们的姐妹圈分享自己的爱恋。
Pracha完全不会指责我在近一周的BLT课程中躺在地上呼呼大睡,却会在我们恰当地冒犯了他从英国Findhorn请来的老师时,穿过整个圆圈坚定有力的对我说:Good Job!
他总是跟我们说:生而为人,如此珍贵,我们每个人本来就足够的好。这句话一直牢记,让我坚信每个人都是最神奇与神圣的创造。而这种对人的爱与关切,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创意与行动的力量,应该是所有教育的起点吧。
我知道在跟随Pracha学习的这段历程中,内在的火焰得到了更深远的滋养,即便身体困顿、乏力,却也从不轻易否定自己。
就算你有再多的准备,你依然不可能准备好去收到这样的消息。去年5月13日下午,在工作现场,一眼瞄到手机里的信息,就开始止不住地流泪,那个我们视之为模范,那个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棒的facilitator,那个给我们带来智慧与整全教育的老师,那个善于赋权并一直说我们本来就很美很棒的老人家,他的笑容被凝固在照片中,永远。在那一天,Pracha离开了我们,我们失去了老师。
自然就在那里,自然没有离去,自然在微笑。我知道他有足够的智慧,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而我们的差距就在于,我们仍会不切实际的以为,来日方长。
去年五月初,在最后的日子Heaven得以赶往泰国,带去我们最深的问候与祝福,Pracha的行囊装着所有人的爱与敬仰,他一定仍坚定的行走在他热爱的土地,并提醒着大家,Don't forget your smile,不要忘记微笑。
最后一次见到Pracha是在2019年,而我当年还以为我们可以一起在英国的生态村Findhorn过圣诞。微信里最后的聊天记录,是我给他发去冈仁波齐的照片。
从聊天记录中翻出2019年圣诞他发给我的文字,是的,待到Pracha离开,这段文字读来才知晓,Pracha早有准备。这一趟旅程就如同Coming back home,知天赋,知天命。
未来正在到来,"放下恐惧"是您的教导,"相信过程"给我们底气,"不要忘记微笑"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松弛感,在这条不断试炼的道路上,感谢Pracha给我们装备的锦囊。
Hard as rock
Soft as lotus
Rest in Peace dear Pracha
PROFILE
本文作者:周娅
大学教师,永续生活倡导者,协作者。
-End-
善导是一家为公益组织、公益行动者提供参与式培训、会议协作、团体成长及课程开发服务的专业支持型机构。我们研究、运用及推广以协作技术为主的参与式手法,促进个人的转化、团体的培力及社会的前进。
这是给协作者碎碎念,分享实践和反思的空间。 由广州善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
——支持我们——
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24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图片说明:对话实验室品牌部分周边一览
下面是一份对话召集人邀约说明,请仔细阅读。本邀约适用于关注“对话”,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对话,并期待在“对话”实践中成长的伙伴。无论你是谁,都期待你的关注和建议!
1、对话实验室的由来
基于探索和推广对话的愿望,2021年开始,善导公益发展启动了探索性项目【对话实验室】,旨在创造一个让对话发生的场域,让关心同一件事的相关方得以进行自发性的共同思考,从而透过有效对话达成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形成整体的感知,促进互助与合作。
图片说明:对话实验室活动现场
2、对话召集人是谁?
对话召集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
需参加过对话实验室或善导各类课程活动的伙伴,并认可对话实验室的理念和价值;
希望跟自己所关心的人群、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对话、并期待在对话中让彼此得到成长;
有对话工作坊带领的经验,可以是练过,也可以有天赋和热情,技术不应成为阻碍你行动的门槛;
对话召集人需遵从本邀约的组织工作要求。
图片说明:《对话力》线上读书会
如果你有发展个人对话力的需要,欢迎报名《对话力》读书会和对话力工作坊(如需获取最新一期信息,请咨询客服“展展”,联系方式见文末)。
3、共建内容
每个群体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对话,我们相信,一个共建的社群可以更好地让这些事情发生、并且促成智慧的汇聚。
我们可以在共建社群中实现彼此的支持:当对话召集人基于自己所关心探索的话题,希望开展相关实践或内容产出,对话实验室则可以为对话召集人提供各种不同的支持。具体如下:
4、共建权益
对话实验室以共建的方式运营,作为共建方,对话召集人享有的权益包括:
图片说明:对话召集人Winnie戏剧工作坊带领现场
5、共建原则
活动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在活动中(含传播)需呈现对话实验室的品牌及相关介绍;
保证在传播及活动中所采用素材的版权的合法性(不使用盗版内容,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图片说明:对话实验室旗帜设计
6、如何加入?
招募长期有效,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以下二维码填写报名表单,收到申请表后,我们将联系你沟通接下来的执行事宜。
???? 报名表填写指南
对话经验集详情阅读
“对话”相关主题书单推介一览丨对话实验室经验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