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州善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官方网站! 欢迎访问广州善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搜索结果
如何办好一场议题行动共创会?| 跨组织合作专题

编者按:

如今,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时代。大大小小的组织和团体所面临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共创会,作为一种强大的协作方式也越发受到关注和重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变化和需求。共创会能增进彼此理解、拓宽整体性的视角、找寻兼容并包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及增进拥有感和责任感
本文尝试和大家回顾过往善导所承办的一次“可持续社区”议题共创会协作的设计与带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共创会,分享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并在实践中应用,同时解锁“跨组织合作”“跨领域合作”的更多奥秘。文末更有本次共创会带领指引说明手册的资料下载,欢迎取阅。




2018 年,万科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VKF)制订了五年战略规划框架,以“面向未来,敢为人先” 为理念,关注对未来影响深远的议题,以“可持续社区”为目标,推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进的关系,以“研究 - 试点 - 赋能 - 倡导”为工作价值链, 构建公益强生态,与全国数百家公益组织展开合作,并携手企业员工、社区业主、专业人士、社会义工和志愿者,以及供应商伙伴, 致力于从政策、立法、企业、国际组织和民间力量等多个维度来共同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在VKF的2017~2022年五年战略周期临近尾声时,2021年9月,VKF邀请了善导公益发展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可持续社区”生态伙伴共创会(以下简称:老友会),20 位来自全国各地专注“可持续社区”的代表性公益组织和企业代表伙伴们参与了本次共创会。
VKF发起老友会的初衷有三。一是其致力于打造“公益强生态”,希望能促成关注同一议题的组织不仅是因为资金聚拢在一起,而是真正各自找到擅长角色、形成主动合力。二是希望通过集体的眼睛共同感知议题现状,为自身下一个战略计划提供更整体的信息。三是自我完善,希望能让伙伴更完整理解自己、以及通过接收到伙伴的真诚反馈找到自己可以改善的地方。而这三者都需要一个真正平等开放的对话才有可能达成。

????

在第一天,协作者引导现场参与者们就“可持续社区”展开对话与讨论,探索议题下各自的工作、相互的关系和在整体中的位置,参与者还对领域内不同的角色进行了讨论,哪些角色偏多? 哪些角色是缺失的? 还有什么新的角色在涌现? 从而形成行动者生态的洞察及补充彼此的关系。
也有参与者分享了一些新的发现与思考:议题内有着不同的工作角色,做事分布均衡,但对于社区管理,大家的认知与工作都不同。另外,看待议题需要更具层次,例如教育层面的、思想文化层面、关系组织层面、事务或具体生活层面等等.......




在形成对所关注议题的理解和全面观感后,下一步则是分享对议题落地的不同路径想象。为了实现“可持续社区”,参与者可以进行哪些尝试?
现场伙伴分享了几大具体行动图景包括零废弃办公,建设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学校场景,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场景也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探讨,例如政策倡导,项目支持、大众传播等等同样也能帮助实现。



在盘点路径之后,参与者也共同把脉趋势,探讨未来3~5年“可持续社区”的行动空间会如何?在汇集共同的感知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图谱后,参与者们也一起进行洞察对话:现在哪些地方用力与现状不符?哪些是可行的空间?真正的挣扎在哪里? 什么影响着对趋势的判断和把握? 如何保持对整体的感知?
参与者从中也发现,不同的可持续发展议题所催生出的社群是有联结和交集的,而一旦发生开启交集的事件,能让不同相关方投入参与。总的来说,社会组织需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看到需求的能力,发展自组织及专业能力,从大的视野细化到具体行动,找到发挥的空间。



本次老友会参与者为定向邀请,多是与VKF合作时间较长、或合作内容较为深度的伙伴,即便如此,这些伙伴们对于VKF也时有雾里看花之感,缺乏整体清晰了解。这个环节,由万科的代表向伙伴介绍了基金会的战略思考与具体业务矩阵,参与者得以从更全面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自己与VKF的合作关系。
其后,协作者引导现场伙伴讨论了相关合作经验及卡点,对 VKF 的工作手法和工作流程提炼出优化建议,共同完善了其合作机制。同时对可持续社区发展议题发展的展望及期待提出进一步想法,并就“公益强生态”的理解进行对话,让领域的生态发展朝前一步,了解对方想做什么、 自己想做什么,发出合作信号,促进共同生长。




????
有关共创会更多的台前幕后

请点击本网站“信息中心”页面阅读带领指引手册





????
延伸阅读


《聊聊零盟十年行动网络成效和遗憾 | 对话实验室跨组织合作专题》



《共创阅读领域发展图景,“来呗儿村大会”圆满收官|心和x满天星x善导》







——支持我们——

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15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最美人间四月天,一起学协作|4月上海参与式学习工作坊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可进行往期回顾 ⬇️







——支持我们——

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15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首届跨组织合作行动经验共创会:深度洞察跨组织合作的现状与挑战


???? 共 创 会 先 导 活 动


-End-






——支持我们——

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15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

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木棉花开季,成长正当时 | 广州参与式学习协作基础工作坊回顾

图片说明:广州参与式学习工作坊学员们共创词云图


3月16-19日,街道边的木棉花盛放,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来到广州,参加为期四天的“参与式学习”工作坊。此次工作坊满员开班,不仅包括一众公益从业人员、一线社工、项目管理人员、还有很多从事不同领域的教育工作者。


在参与式学习工作坊的四天里,我们既是参加者——体验共创学习过程,也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协作者——探讨协作者如何与参加者进行连结、如何看到参加者的状态和需求、如何创造对话共创的场域,让参加者增长知识、提升自信和能力。

在第一天的上午,协作者通过“空间游走”的带领,让学员们之间彼此熟络起来。学员们互相分享自己在当下的感受,探寻彼此生命中遇到过的很好的老师,还有自己一开始对于“参与式学习”的理解是怎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能量都被点燃了起来。在进行家庭组的环节中,学员们组成了“可烧脑,不可太烧”小组、“阳光沙滩”小组、“白日梦”小组和“只有当下”小组,开启接下来四天的“参与式学习”工作坊。


紧接着,学员们一起练习协作者的基本素养:如何聆听、提问、如何做简要表述与归纳;如何开展有效的追问;通过“金鱼缸记录”的学习法,学习协作者如何做整合。


第三天上午,大家围绕着圆圈中央的花束圆形装置,发散性地讨论彼此的绘画作品,由此联想到:在自己所处的工作角色里,是否也存在相似的“个人立场”,只看到了自己所关注的“事物”,而忽略了其他人的立场;我们是不是能够从ta人的视角去看到更多,乃至整体和全局。



到了下午,在结构化学习过后,小组成员两两结对,组成实践伙伴,应用在工作坊中学习到的设计手法,实践属于他们的教案及“协作”。带着兴奋、紧张和对“协作“的初步思考,小组成员们在这场“双人舞”里实践了他们各自的协作手法。



工作坊结束时,伴随着安宁的音乐声,协作者带领学员们在冥想中一起回顾:这四天的工作坊里都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邀请大家向身边的伙伴表达感激与欣赏;共同展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将学习到的协作手法更进一步地运用在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场域中。

最后小提问:你眼中的协作者是什么样的?

听听学员们怎么说


向上滑动阅览


源源(协作者、终身学习者)

引发多元视点的发生,并实现互相对话、相互理解,形成共识、共创新知识。


魏志娇(项目管理人员、环保工作者)

协作者在带领参与者就一个大家都困惑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表现出太多倾向性,但心中有框架,而且可以接受随着参与者共创讨论出的结果,及时调整和修补框架。


罗素玲(协作者)

协作者能够协助和激励参与者主动学习,发掘潜力,提升自己和团队综合能力。


董洋(幼儿园园长、家庭教育讲师)

协作者是学习过程中的支持者。


张慧思(协作初学者、财务)

协作对综合能力的要求高。


董先清(社会工作者)

协作是接纳、平等地对待参与者;不加入自己价值观的提议。


刘成香(热爱生命的人、终身学习者)

作者是一个运用专业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手法,协助个人或社群实现某种特定目标的支持者与赋能者。协作者根据个人特质的差异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类型,但是其本质与核心中包含着对人的理解与人性化协作道路的探索。


孙彬(在乡村生活和工作的人、在尝试了解别人的生活)

协助参与者慢慢有愿意表达自己的所想所说,同时协作者自己要保有很多需要,真实的矛盾思想冲突;不是产生与当下进行的主题,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其它主题的意识。


周璇(努力想实践协作者角色的青年服务者)

协作者与参与者共生;与当下共生;与自己共生。


梁瓅丹(教育工作者)

协作者是任何尊重体验、愿意打破权力关系、接纳不确定性、相信人的人。比如,默念“协作者的祷告”的本人hhhh。


冯达静(社会工作者、学习者)

协作者是一个促进个人或团队成长的角色,他不是以权威的角色去使用,而是营造氛围、鼓励探索和尝试。


唐建龙(公益人、志愿者)

协作者可以隐藏起来,也可以在关键时候露出来。


黄秋芳(公益传播者)

协作者是以中立的角色、协作的方式推动社群、社区参与的人。协作者的任务是让渡空间给参与者,帮助参与者从经验中学习,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卡卡(社工支持者,社区工作者)

协作者是一个把自己和他人的知识看得同等重要,相信越多人共创,视角和知识就能补充得越完善。


黄智春(协助者)

感觉协作者类似助产士的作用。通过设计,带领,引导,跟随,促成参与者更中正地看待自己的经验,增强自信,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力。我眼中的协作者內外兼修,有趣有料,进退有度。


刘悦(项目人员、公众号编辑)

心中有框,眼中有人

头脑清晰,善于整合

语气温和,气场强大

适应变化,相信共创



图片说明:工作坊全体大合照
感谢本场工作坊协作者微木、嬷嬷、龙珊、堇然






——支持我们——

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15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预报名享优惠,善导公益发展2023下半年课表来啦!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

???? 立即预报名以锁定优惠!进行预报名登记的伙伴将获得100元的减免优惠,可与课程其它优惠叠加使用~

????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进行预报名登记

预报名登记截止时间

2023年6月30日23时55分


✉️

报名咨询客服展展



善导近期招募


线上读书会招募:带上《领导的勇气》,开启领导力探索之旅


五类共创会,让每个组织/网络成为值得拥抱的奇迹



善导能为组织提供的五大服务






——支持我们——

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20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如何运用戏剧手法为工作坊锦上添花?|协作x戏剧:应用戏剧工作坊回顾

如果戏剧工作坊前的体验课带给你的是有趣、沉浸、思考,那“应用戏剧工作坊”又会带来什么呢?
2023年5月13日-5月14日,在广州善导的应用戏剧工作坊里,你可以看到应用戏剧很多不一样的可能性。
过去,也许我们只是一个参与的体验者,而在这两天的工作坊里,协作者健健将协作与戏剧进行丝滑联姻,带来“一个人也可以带领的戏剧元素工作坊”。学习后,参与的小伙伴大都表示有信心将所学应用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
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拾起记忆:

第一天,大家通过相互画像的方式认识彼此、建立学习伙伴之间的联系。有小伙伴说“会被问到喜欢自画像的哪里,也收获了来自陌生人的感谢。”

戏剧浅体验:多人定格雕塑练习。猜猜她们做的是什么雕塑?(提示:一种美丽的动物)

戏剧体验加深:有故事的雕塑——我们可以听到雕塑里的人物角色的台词,从而了解更多的故事~

戏剧教案《看不见的痛》中“回音巷”的体验环节:一方面让学员入戏作为剧中角色,增进对剧中角色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员作为观众对剧中的角色进行反馈、相互同理。

现场健健进行应用戏剧案例分享,介绍戏剧与协作的关系,戏剧如何帮助个人学习。她说:“戏剧是工具,关键是我们想输出的内容,及如何帮助大家理解人,理解事。”

“世界咖啡馆”环节。体验完不同的教案,分组拆教案后,大家因为不同的角度观点持续碰撞,跨组交流,思考课程设计的用意。

烧脑的小组实践环节:每个小组用体验学习圈设计一个戏剧教案,并现场带课!

戏剧可以做儿童文学教育。《菲菲生气了》绘本组正在用故事圈的手法讲述绘本的内容。

戏剧也可以做一场关于学生的正面管教工作坊。图为《情绪来了》主题教学组用定格形式展示戏剧高潮。

戏剧还可以做社会议题。《隐形的欺凌》社会议题组用麻线团让观众体验议题的复杂性、以及剧中角色的情绪。

两天工作坊辛苦啦,现场给最想要感谢的学习伙伴相互马萨基~

最后,我们在善导706号房间大窗户透进来的斜斜夕阳里结束了两天的戏剧之旅,欢迎再来哦~



附上伙伴们描述这两天的经历和思考:(向上滑动阅览)


Jennifer两天的戏剧工作坊体验式学习,结识了同路伙伴,收获了工具方法,从更多的视角看人和事,上路了。


Sia应用戏剧里意想不到的使用场景和收获,有心流。


Freda之前参与过协作者的培训,会比较苦恼如何让参加者有更多体验。这次对戏剧有了更多认识,原来不一定是我们认识的那种要很完整的剧,可以是一些手法,可以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坊中给予参加者体验。


小羊我想要了解如何将戏剧应用到小学生团体辅导中,这次工作坊让我们体验了一些有趣的戏剧游戏、讲解了很多有用的戏剧习式和体验学习圈的结构,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路,未来可以将这些内容应用到我的活动设计中,并且也让我对不同形式的教案适合的年龄层有了更好的把握。


珊珊《五年级的交叉点》戏剧进社区,所体现出惊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可持续的创变;健健清晰的目标感和边界感,关上了可能诱发个人经历的深度分享的盒子,这与我个人经历过的研习很不一样,算是对我的一种纠偏。戏剧指向行动,每一个活动的收敛环节都很重要,而不是停止于看见和理解。



善导协作手册推荐阅读

幕后花絮:这次工作坊还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学员们普遍学习热情高涨,都希望有一些可以值得参考的书籍资料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特此推荐学员们购买最多的两本协作手册:《教育剧场赋能社会服务 2015~2019应用案例经验分享》《让参与更容易——流动人口社区协作者指引》,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跳转购买。


-End-




欢迎对协作感兴趣的新朋友添加客服展展

扫码加入善导协作交流群







——支持我们——

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17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